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翁源 > 文化翁源 > 文化钩沉

千年古镇——翁城

作者:杨通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0-21 14:58:00 字号:[ ]

人文荟萃昭日月,双腊如珠尽韶天。早在新石器晚期即距今4800年至3500年前,翁城镇富陂温屋山、军寨岭及泉岭村就有古人类活动,在上述遗址中挖掘的石制工具有肩锛、凿、镞、斧和长方形穿孔刀。残陶有夹沙陶和泥质陶(见《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第296至297页)

公年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为开发南方,公元48年,时已六十二岁的马援拜伏波将军,又奉命征讨百粤之地的五溪蛮反。他挥师湖北、湖南、屯兵桂林、进军粤北、涉足乐昌、饮马连县、造福翁源。故今天的广西桂林有伏波山、马援祠和马援塑像。翁城秀丰村至今还有一座“将军庙”,庙前存有一副“将爱兵民功永在,军深韬略史长留”的对联,述说着马援将军率兵至此时,见民众普遭旱患瘟疫袭击,遂领兵与民开渠引水灌田的传奇故事。

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三十年(714),定慧(翁源人)法师在今龙仙镇桂竹村创建翁山寺后的一百一十一年即唐敬宗李湛宝历初(825),永禅法师在今翁城胜利村又创建起宝庆寺(见《韶州府志》卷十九·建置略·坛庙·翁源篇之五十四页。(但《韶州府志》却把翁城宝庆寺的创建年代纪录为宋宝历,实误。----------引者注)。

宋太宗赵光义淳化中(约992),县治移至翁城镇北二里,即今泉岭村(见《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第930页)。随着县治在翁城确立,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日益凸现出来。首先是民间制陶业的兴起,据省、市、县文物部门1982至1985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我县考察就发现了两处古窑址,即星光村上江“碗窑坪”和坳子黄“碗山背”共数千平方米遗存,其中“碗窑坪”古窑,由于窑温过高,陶品形成粘结变形而荒废(见《中国文物地图集》第297页),现仍存一米多厚的残陶堆积层,也因多种原因被淹没在荆棘丛中。远在大腊岭东侧的宋代陶土采掘坑依然存在。其次是佛教与庙宇文化的发展,“祁柳寺”(遗址在今翁城星光村)、秀峰寺(遗址已废)、康王庙(在今翁城小学,遗址不存)分别于北宋时期创建并由此而产生了初期的佛事与庙会活动。

在元代,由于汉族受到歧视,政治上自知县起皆由达鲁花赤掌握,汉族官员一律不得担任要职,经济与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唯佛教得到尊重。故翁城还建起了“马岗庵”(遗址在詹坑村,后改为廻龙寺)。大德五年,县治“镇墩城”(遗址在今新江小镇镇墩子)屡遭劫掠,县治重新迁回翁城“高岭下”(遗址在泉岭村)。时小腊岭瑶民聚众举事,围攻县城。有湖广人(今湖北、湖南)詹七郎、詹八郎、詹九郎兄弟三人来翁源县城经商、自告奋勇领兵抗贼,纷纷战死。县人为纪念詹氏三公,于至正三年在水源山入口处立“詹公庙”以纪念和祀奉,这就是翁英两县有些地方都建有“詹公庙”、“詹爷庙”或“詹源庙”的由来。为什么又称为“詹源庙”呢?因为詹公坑的流泉都来自水源山。明朝以后,人们就将詹公庙和水源山联系起来,把这支流水称为“詹源溪”,重建庙宇时詹公庙就改为“詹源庙”了。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命汤和为提督,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命朱祖亮为副将,从海道进发,又命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配合主将,共同攻取广东后,翁源复县,改称岑水县,隶英州辖,县治设在翁城高岭下,从而引发民变。翁邑英村铺人蒙志昌、欧公才率领民众数百人集结于县城东侧之詹公坑莲花湖一带,反抗朝廷变改翁源县名并隶英州。下半年,朝廷鉴于民怨沸腾,又将岑水县改复翁源县,隶韶州辖。从此,民众反抗情绪日益漫延。

据传,立县治之初,上乡(官渡以上)和下乡(官渡以下)人各执己见,上乡人说要以三华、六里作县治为合,地域居中;下乡人说要以翁城为县治,因为翁城洞池宽广,南、东又有大小腊岭作屏障,是理想之地。最后知县熊本诚决定令上乡下乡各取佛像座下泥土来量称,在同一量器内,谁的泥土重,就在其处立县治。结果下乡人在泥土中反复加浓盐水又反复晾干,并渗入铁砂屎,结果下乡泥土比重大获胜,故在翁城立县治。

洪武十四年(1381),蒙志昌、欧公才率领的反叛民众组织进攻翁源县城,杀死县典史严鼎并焚烧县儒学宫,惹得朝廷派兵镇压反叛民众。其时,蒙志昌队伍面对强大的国家军队,无可抵挡,只好退守山寨。征剿部队从翁城一直追杀到翁北,至使旧姓残灭,全县人口不上千人(明、清两朝县志对此均有记载)。

其时的翁城,县城、学宫已毁,人口锐减,田园荒芜,人民流离失所,田中税赋无法缴交,县衙及上级不得不采取促进移民的政策以平衡地区人口差别。洪武二十五年,翁源知县夏应诚和教谕林株终于在今翁城五一村范围设计新县城,筑巢引凤,今天的尚同中学就是县衙所在地。经过几代统治者的精心经营,天顺六年(1462),韶州府通判杜宥、县令程振砌以砖石于壕沟,县城围墙完工,开城门四座,后封北门。成化三年(1467),又建起宏伟的两层结构东、西、南三大门楼。成化十年知县吴政建敌楼二十一座,串楼四百二十三间。十三年知县宋经改修敌楼为望楼。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县金日镛在三大城门上砌月城。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朱景运增高月城二尺。至此,城周围有四百六十七丈,高三丈二尺。池围于城,阔二丈,深半之,俗称壕沟。城内形成十三街(龙头、诗书、龙腾、县前、迎阳、玉印、鹏程、学堂、育才、义仓、拱辰、聚奎、风动)、十三巷、五塘、八井(龙井、玉印井、丘屋井、许屋井、义仓街井、易屋井、赵屋井、细井头)局面。黄(即今翁城黄塘村)、欧(即今翁城欧屋)两姓族人祖祠及原居地(即今尚同中学范围)也义无反顾地让给官府建城,称“让祠立城”,官府则分别赠以“功佐金汤”、“山城永赖”、“义与城俱”、“永叔门风”奖匾,表现了黄欧两姓先祖以大局为重的崇高风范,并由县衙分别将黄、欧两姓族人安置到离城半里之地定居,并把小腊岭一面山划给黄姓,以作补偿。

翁源县新城有一雪溪自东北向西南绕城廓而过,为了使新城藏水,官府在规划时,又特设二水(又称二漏,即阳漏和阴漏)穿城而过,从而形成水在城中格局。当时的雪溪源自詹公坑,水量很大,罗槽坝设有码头,石桥,桥墩设有可供绑缆绳以控制船走动的穿孔条石装置。据传,明正统前,牛屎坜雷公坝有一个九龙崆,一股暗流从九龙崆潜入地下,又从翁城詹公坑趵突而出,故雪溪水大,商人多从罗槽坝码头起运货物。正统十二年,牛屎坜雷公坝过去出了个举人熊穆,他的一个小儿子不小心卷进九龙崆里不见了,熊举人一怒之下便将十二床棉胎和十二只铁锅丢进九龙崆,把暗流入水口给堵死,从此,詹公坑的趵突泉便逐日减少,至乾隆间雪溪水、罗槽坝几乎不能行船。

从洪武末至成化初,随着翁源县新城的日益完善和县衙所颁布的来翁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吸引了许多客商前来翁源经商定居,也激励了福建、江西二省民众发展迁居的主动积极意愿,从而形成了县城百家姓聚居的历史现象,也就是今天的五一村成为“百家姓村”的由来。

明朝,翁城作为县治,佛教与庙宇文化日益兴盛。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熊本诚把翁山寺迁建于县城北。洪武二年,社稷坛(祭地之所)由知县田俗创建。风云雷雨山川坛(祭天)在城南创建。天顺八年(1464),知县陶鼎迁建城隍庙于城南。弘治间,僧人泰广将元朝马岗庵迁建于廻龙岗,改名廻龙寺。南较场赖参戎创建“天后宫”,俗称“娘娘庙”。传说“娘娘庙”创建之前,英邑塔祖岗林氏生有一女叫林翠花,自幼聪慧质丽,惹人喜爱。而南较场赖参戎是个武官,无女,经林氏同意,遂将林翠花抱养。稍长,知书识礼。翠花二十岁未嫁身故后升仙,赖家为纪念这位才女,遂建“天后宫”以祀奉,流传至今成为佳话。明嘉靖、万历年间,翁城詹公坑廖振考取拔贡,官授正五品同知。廖挺抡考取举人,官授正四品知州。牛头岭钟韻出贡入监,考授正七品知县。钟翰元举孝廉,钟兴由贡生考授知县。腊岭村钟魏峰官居两广巡抚,墨岭村卢庆堂官居荥阳知县。清朝康熙间,五一村李林考取进士,官居翰林院讨、内阁纂修,深受皇帝赏识。雍正、乾隆间,墨岭村陈广由行伍出身,擢升勇略将军。陈嘉言高中进士,授御前侍卫升明威将军。较场下杨灦英、杨恒辉、杨长春、杨朝俊分别取得四品、五品、六品官职。舞狮、武打、十点梅花锣鼓和丰富多彩的庙宇庆典活动,显示了古镇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特色。

明隆庆年间,观音堂创建于城北。明万历间,县人为纪念隆庆六年赣南军门李崇创建三华镇而为其立李公祠。

明清的翁城民俗活动,主要有由官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大祭天地和各寺庙举行的庙会,以及纪念惠能“二·八”、“八·三”诞逝佛事活动。

兴学育人才也是明代延续了唐宋以来由官府和民间办学相结合的有效政策。洪武元年,知县熊本诚着手把儒学建立在高岭下,十四年毁于寇掠。二十五年,知县夏应诚和教谕林株将县儒学迁建于新县城。正统元年(1436),知县吴玉始建大成殿,立孔子像。据传,当年立孔子像的泥塑取土也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孔子是至圣先师,塑像之土不能随便。于是又有人想起了大腊岭有个阿髻石栋,那里曾经是宋朝民窑陶土的取土点泥质最佳。最后,孔子像塑泥就决定取自阿髻石。天顺五年(1461),知县陶鼎建明伦堂。八年建大成门,开伴池。成化二年(1466),训导王文质辟学前公馆。时县有儒学堂,各铺、里、族有蒙馆、书房、私塾,名门望族有书院、书室,读书出仕,蔚然成风。

清初,由于朝代更迭,百废俱兴,直到顺治四年(1647),清廷才派出浙江杭州岁贡生江靖来翁任县令,从此,翁城古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修葺、繁荣。

康熙十年(1671),县令翟延祺在南郊较场创建关帝庙。四十八年,知县李朱绶合乡贤郭于安再捐资重建。

雍正乾隆年间,墨岭陈嘉言创建青松庙,今定南村又建起福圣庙。嘉庆元年,北帝庙在西门外创建。

道光九年(1829),歇脚庙(泉坑)、雪庙(五一)相继以纪念元朝詹氏三公来翁经商御贼遇难而建。咸丰二年(1852),宋工林聚众起事,围攻翁城,千总任士魁率兵战于石公庙、仙师庙和白马庙一线,击败反民,人皆以为神灵保佑。故咸丰四年,广东省总督叶名琛、巡抚柏贵特为以上三庙题写“靖奠妖氛”、“威灵丕著”和“灵昭捍御”匾额挂于各庙以昭灵感。至清末止,翁城享有十八庙之称,庙宇文化各具特色,成为民俗活动的一大亮点。

民国廿八年(1939)九月三日,日本飞机三十余架轮番轰炸翁城镇,美丽的古城顿成废墟,接着,县府迁往詹公庙(上庙),又徙黄洞。1940年,县治迁龙仙。1947年广东省民国政府才正式下文确认龙仙为县治。翁城自宋淳化中算起,至元、明、清、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政协翁源县委员会“古村镇”调研组撰稿:杨通全本文入编《韶关市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