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在翁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翁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翁源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以来,翁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县委“4211”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工作总基调,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拼争意识,勇于担当作为,紧抓经济发展、产业建设、乡村振兴、绿美建设、民生事业,推动翁源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以“百千万工程”引领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粤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县域标杆,扎实抓好国家和省稳增长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排全市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44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4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07亿元,同比增长31.9%,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其中出口额21.69亿元,同比增长45.4%。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粮食种植面积23.71万亩,产量9.7万吨,实现32吨“翁源蔬菜”、12.5吨“翁源水果”首次出口欧盟。在全市首次运用“生猪规模化楼房养殖”模式,生猪、家禽出栏量保持全市第一。新增翁源柠檬、翁源三华李和翁源白鸽等1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成功打造了28个“国字号”产品,总数量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广东种业大会粤北分会连续3年在我县举办,翁源兰花成功入驻华润万家Olé高端精品超市。新认定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建成多个蚕桑种养标准化基地投入使用,牧原养殖项目顺利投产。二是新型工业蹄疾步稳。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扩容提质,瑞石创新原料药基地一期项目建成试生产,兴合、微纯等生物医药企业陆续建设,创新原料药企业数增加至6家。华彩化工园区成功通过省级复核认定,电源电子产品基地获评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金悦诚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翁源产业园连续七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富诺顿、冠鑫等9家企业实现“小升规”,漆彩嘉信、凯南等7家工业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园区平台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蒸汽供热、商务配套、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成完工。三是文旅消费蓬勃发展。稳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成龙湖广场、锦绣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改造,一批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物流仓储配送项目顺利完工,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嘉华美泉谷、希尔顿酒店顺利建成营业,龙泰翁山源温泉度假村、翁源县全域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决赛暨广东·翁源兰花会、三华李九仙桃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旅体活动亮点纷呈。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32.55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累计达13.24亿元,同比增长20.6%。
(三)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是城市品质稳步提升。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过境公路全面完工通车,循环经济环保园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及城区管网配套工程基本完工,新开工改造县城老旧小区21个,新增停车位608个。兰韵公园、翁江大道、浈阳大道等地新增绿化面积1.6公顷,新增树木7141棵,新增绿化长度7.6公里。完成11个高速出口及连接线绿化提升16.55公里,种植乔灌木9648株。二是城镇建设加力提速。高标准完成官渡镇、新江镇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典型镇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加快建设,第一批典型镇全部完工,第二批典型镇基本完工,典型镇“赤膊房”完工率100%,圩镇基础设施、功能品质、形象风貌全面提升。三是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积极推进典型村培育,第二批15个典型村谋划建设项目56个,青云村、连溪村在全市“百千万工程”标兵村擂台赛中获一等奖。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完成植树17.13万棵。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全县1941个自然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不达标厕所全面完成改造提升。
(四)改革活力充分释放。一是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全年新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1个、省级改革试点5个,市级改革试点2个。镇域经济改革加力提速,修订出台《翁源县支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九条》,入选全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改革中唯一的县级试点,龙仙镇闯进广东“百强镇”。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选取翁城镇、新江镇和官渡镇试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模924亩,实现新增耕地76亩,盘活建设用地128亩。二是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深化。出台《翁源县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成功申报全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在第一、第二季度韶关市营商环境“红黑榜”考核中稳居第一。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新模式,全县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减78.2%。高水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第二批信用县建设综合类先进单位称号。三是党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全面精简规范和优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将159个县级议事协调机构减为25个,精简幅度达84%。聚焦破除束缚发展的内部体制机制障碍,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推行144项“微改革”。
(五)生态环境向上向好。一是绿美生态建设提质加速。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林分优化21401亩、新造林抚育任务31324亩、森林抚育30800亩。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发动乡村绿化义务植树活动1016场次,约2万人次参加,打造“先锋林”“巾帼林”“文化林”等主题林391片,累计植树4.5万株。建设美丽庭院1045户,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开展古树复壮,完成古树登记挂牌383株,登记挂牌率100%。成功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省级家庭林场1家,南粤森林人家1家。二是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加强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污染治理,大气环境质量6项监测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为100%,排名全市第二。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水质预警监测、问题水体整治,县城龙仙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国考、省考和市控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Ш类水质目标。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土壤污染防治,全县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98%,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教育资源更加优质。翁源县第三幼儿园、翁城镇城北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1080个,翁源县第四幼儿园顺利完工,新区高级中学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改扩建补短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现场评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三是稳就业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等技能培训,打造线上服务平台——“滃江零工”小程序,全县第一个标准化“就业驿站”——官渡镇“就业驿站”建成使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16人。四是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加快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全年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3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5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1.25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62万人,全面筑牢社会保障防线。顺利推动“村医通”医保结算系统落地应用,打通农村群众看病医保报销“最后一公里”。全面兜牢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发放各类救助金1.08亿元。五是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推进县中医院和翁华康复医院两家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设置医养结合床位730张,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70户。鼓励幼儿园及公立医疗机构开设托班服务,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全县现可提供托位数1930个。
一年来,全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呈现出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利好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不足,盘活政府资源资产空间减小,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非税收入近期也缺乏大额的矿权出让项目,财政预期目标任务重,完成难度大。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投资成本上涨,投资者投资较谨慎,招商引资、实际落地的优质项目较少。另外,由于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不强、资金存在缺口、项目要素不齐而延迟开工,导致部分重点项目落地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锚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一)总体思路
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要点、市委和县委的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强化“百千万工程”引领,大力开展“创新提质年”行动,盘活县镇村特色经济,构建经济稳步提升、社会安定的翁源新局面。
(二)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从需要与可能出发,建议2025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亿元,增长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00人以上;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完成市下达任务;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三)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2025年全县初步安排重点建设正式项目74项,总投资35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8个,社会投资项目46个。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预备项目46项,估算总投资86.6亿元。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启“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更好推动翁源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细”谋划,全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激发农业发展潜力。提高集中育秧服务能力和谋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产品增产保供行动,建设和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2.74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4万亩、产量保持在9.6万吨以上。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全年完成2个“二品一标”产品、1个“国字号”认证,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按照“种养加一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韶信辣椒加工项目、肉牛育肥及屠宰等深加工项目落地投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蔬菜,探索AI技术应用于兰花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全链条延伸。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力争培育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二是增强工业经济活力。推动园区提级提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水、电、路、通讯等管网建设,促瑞德林生物、同隽医药、伯克生物等项目动工,促微纯生物、兴合生物、金悦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发挥创新原料药产业基金作用,重点支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向“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方向发展,力争全年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邮快合作、资源整合实现统仓共配,降低物流快递企业运营成本。三是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持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优化场景,加快培育龙湖广场、滃江夜市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发展节庆经济和夜间经济,焕发商圈新活力,大力宣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刺激消费潜力。建立2025年上规上限企业培育库,促进万商电器等批零企业尽早上限,培育限上批零企业5家以上。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创客艺术交流中心装修进度,开展翁源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推广宣传翁源良好的生态、文旅资源,接受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力争2025年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
(二)从“深”发力,全力提升项目规模质量。一是精心绘制招商引资“鱼骨图”。创新拓展招商渠道和区域,聚焦园区主导产业,按图索骥开展靶向招商,发挥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作用,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充分发挥瑞石制药、金悦诚等链主企业优势,培育生物医药、先进电子、电源、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的格局。同时,严把项目准入关,广开渠道大力招引“产值高、效益好、税收多、能耗低、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优质项目落户建设。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力争2025年引进项目总投资60亿元,超亿元项目15个。二是持续刷新要素保障“新速度”。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作用,强化项目运转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准入、用地、用林、环评、能评等审批进度,用好用活有限土地资源。积极推动各类资源要素精准对接,促进项目快速落地。推动金融增长,提升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督促县域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融资信贷保障。三是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进度条”。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完善全县近中长期重点项目库储备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储备项目库,着重研判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政策走向,做好政策性资金项目储备,全力争取国债、专项债、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等资金。做好项目立项、纳统入库、资金支付等工作,落实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实行线上一网通办。加强梳理调度解决重点项目存在问题,确保2025年完成县重点项目投资40亿元以上。
(三)从“新”布局,全力提升城乡综合实力。一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翁源县翁城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取消县城落户限制,积极探索农村“三权”退出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中心村合理布局的县域城镇空间格局,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对市政管网建设进行质量管控和维护管理,加快推进翁源县城镇燃气改造提升工程。二是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持续巩固第一、第二批典型镇村建设成效,抓好第三批典型镇建设,加快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加强对典型镇、村和“四沿”区域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的监管,积极谋划第三批典型镇及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新一批配建项目。三是有序推进和美乡村行动。谋划实施翁源县“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完善村内支路巷路硬底化,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做好第一批、第二批典型村选树培育的业务指导,扎实推进第三批典型村选树培育。
(四)从“绿”着力,全力提升生态治理效能。一是持续扩绿兴绿护绿。加大植树造林宣传力度,推行林长制,做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完成重点工程林分优化造林22620亩,新造林抚育26760亩,森林抚育32600亩,油茶新造林1500亩,低改2000亩。打造经济林种植示范基地和省级南药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提升绿化质量来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重点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强化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二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两高”项目的监管,确保节能审查制度的有效执行。持续推进风电项目、屋顶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开展能源领域常态化检查,重点检查加油站和油气长输管线巡线情况。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发展“红线”“底线”,强化固体废物全程监管,科学评估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情况,严格依法规范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做好污染源监测和废水、废气监测,提升污水收集效能,督促企事业单位自查,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从源头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五)从“变”入手,全力提升深化改革成效。一是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改革试点,深化放权赋能,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下放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工作,扩大乡镇服务管理权限。启动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部署,构建新的预算管理方式。深化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职能架构和工作制度。推行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优化国有企业架构,健全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二是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以省级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建成审批更快、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综合成本更低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努力形成粤北以及同类型地区标杆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商环境试点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全面推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三是推动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产业平台改革提升,高标准建设创新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电源电子产业园、万洋众创城等产业平台。完善工业园区商务办公、企业孵化、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强化园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优质生活配套供给。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用活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六)从“心”出发,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一是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常态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快推进翁源县医共体、公共托育、中医院等医疗体系建设项目,促进县级医疗能力提标扩能。全力推动新区中学项目建设,确保周陂镇第二幼儿园、翁源县尚同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如期完工,新增优质公办中学学位3900个、学前公办学位900个。推进“五育”融合发展,不断引进教育人才壮大教师队伍、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二是增进民生福祉。认真贯彻落实“稳就业16条”政策,继续新建“就业驿站”,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体系,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升技能水平,培养一批实用型的翁源工匠。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服务工作,加大欠薪问题治理力度,强化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设全覆盖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工作,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落实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工作。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幼儿托育机构的监管,健全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保障弱势群体生活质量。三是加强社会治理。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法律六进”为依托,扎实开展各类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普法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用好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民主评议和民主议事,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夯实乡村平安底色。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交通运输领域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指示精神,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推进食药安全标本兼治,把好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关,守稳夯实市场安全底线,实现全年安全生产、储粮安全零事故。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依旧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翁源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翁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