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废水”变“肥水”!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翁源经验”

作者:本台记者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14 15:45:02 字号:[ ]

  今年以来,韶关市翁源县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结合本县实际,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抓手,做足项目前期工作,做实“一村一策”谋划,使农污治理率从2023年底不足40%跃升至当前85%以上,成为韶关整县攻坚推进资源化利用模式的一个缩影。

图片

  2023年底,翁源县农污治理率仅34.98%,在全省排名靠后。为改变落后局面,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从“三个转变”发力,全力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在工作思路上

  由“大干快上”向“深研细谋”转变

图片

  一是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在前期调研学习农污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山区农村实际,在全县铺开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农污治理模式。二是深入学习宣贯政策。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细则(试行)》,分管县领导组织镇村组干部解读学习文件,让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清楚明白农污治理该怎么干、干些什么。

  在工作机制上

  由“各自为战”向“协调统一”转变

图片

  一是推行“整县打包”模式。一改此前“以镇为主导,各村独立实施”的情况,坚持低成本、生态化、可持续原则,根据村庄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排放等情况,因地制宜实施资源化利用治理,以“少建管网、分片开建”“优先无动力”等原则推进项目建设。二是推行县、镇、村、组四级管理体系。县一级负责项目策划编制、项目立项、资金申请、项目实施;镇一级负责宣传发动、终端用地协调;村组一级负责项目建设日常监督,确保一有问题能及时解决。对于设计方案涉及需动力处理的,则要经过审核,厘清相关必要性后,方可上马,力求项目建设效果符合实际需求,达到花钱少、群众满意的目标。

  在工作抓手上

  由“多头粗放”向“精细管理”转变

图片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印发农污治理攻坚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全年治理率目标要达到90%以上。同时,明确此项工作调整为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并组建工作专班,实现工作上的无缝衔接、紧密配合。此外,由县委副书记牵头会同政府分管领导,分片分区负责项目攻坚。

  二是动员村民参与。技术单位派出近200名专业技术人员驻扎翁源,深入开展“一村一策”调研。村委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宣讲,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商讨设计方案,形成最优方案后由村小组长、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镇领导最终签字确认,最大限度争取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抓好联合监管。组建“业务部门+镇干部+村干部+村民”工作队伍,实行县、镇、村及项目监理单位多方监管的联合模式,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监管。鼓励支持强镇富村公司参与农污治理,建立健全运维成效考核评估与绩效付费机制,实现了设施的一次性建成和长期有效使用。

  通过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抓手,翁源县1941个自然村,累计1657个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治理率85.37%,年底基本可实现农污治理全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