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仙镇蓝青村:解锁典型培育“新模式”,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作者:龙仙镇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26 10:34:15 字号:[大中小 ]
“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乡村绿化初见成效、村集体收入过六破七……”,这是龙仙镇蓝青村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今年以来,龙仙镇蓝青村坚持党建引领,以高标准培育“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为目标,通过实施美丽蓝青“百日攻坚”行动,纵深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农房风貌提升、产业多元发展等项目,谱写了典型培育新篇章。
突出党建引领干,掀开“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典型培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力量,营造了‘支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一起干’的典型村培育良好氛围。”蓝青村支部书记李凯明表示。
为做好“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工作,蓝青村第一时间成立党建引领典型村培育工作专班,深化农村三级党建网格,将全域划分为4个大网格、细化为32个子网格,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等72人担任网格长或专职网格员,健全“一网统管”培育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群众“智囊团”作用,通过深入村内宣讲、召开党员大会、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关于推进“百千万工程”、乡村绿化、基层治理等意见建议152条,科学制定典型村发展项目清单16个,切实将众智众力凝聚转化成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助手,初步构建形成“两核(法治广场、方圆广场)、两带(休闲景观带、乡愁文化带)、两链(产业发展链、农旅观光链)”的典型村培育“2+2+2”新发展格局。
党群齐心一起干,增添“百千万工程”新亮色
“老旧房子粉刷翻新、泥泞村道拓宽硬化、路上两边的树和花都多了,现在整个村子一天一个样,实实在在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村民张叔介绍自己家乡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蓝青村聚焦农房风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三线”治理、路域整治“五大攻坚”精准发力,号召党员800余人次开展“五带头”行动,带动广大村民自己家乡带头建、乱搭乱建带头拆、“赤膊房屋”带头美、绿化美化带头管、环境卫生带头干。如通过整治提升,之前乱围乱建、污水横流、家禽散养的张屋村民小组蜕变成“房屋穿衣戴帽、村庄干净整洁、绿化提质增颜”的方圆广场;以前“裹着”厚重高墙“外衣”的蓝青村村委与现在集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开放型、服务型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了鲜明对比。自开展典型培育以来,累计拆除乱搭乱建174间,完成“三线整治”22.6千米,提升农房风貌15000余平方米,改造广场8个、“四小园”37个。如今的蓝青村,处处绿意盎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带头干,激活“百千万工程”新动能
“想不到把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还能带来不错的收益!”村民李叔发出这样的感叹。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闲置低效土地过剩一直是蓝青村支书的“心上事”,为了破解农村土地荒废、低效利用等问题,蓝青村推行“党组织+富村公司+产业发展”新模式,善用党建引领“两预两委托”土地盘活方式,由富村公司牵头流转800余亩闲置土地发展优质玉米、甘蔗等规模化高产种植业,土地亩均收益由原来不足100元/亩提升至800元/亩;同时,推行统一耕种、统一管护、统一采摘的“三统一”帮带服务,既解决了企业招人用人难的问题,又帮助近3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企业、集体、农户三方“共赢”,2024年蓝青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70多万元。目前,依托毗邻县城、东华山风景区、兰花技能培训学院等区位优势,蓝青村正以特色美食、精品民宿、乡村乡愁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强村合伙人”三年行动计划,利用新建近1000平方米产业大楼引进大型餐饮企业、入股发展蓝青第一家“庭院式”精品民宿、鼓励村民开办酿酒坊、竹编坊等“微加工”庭院作坊等,力争3年打造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联农带农促进集体增收、农民共富。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关于公开遴选翁源县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的结果...[11-26]
- 关于行政执法证作废的公告[11-25]
- 关于做好翁源县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11-25]
- 关于广东翁源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教师调整...[11-22]
- 关于广东翁源2024年公开选聘县外在编在岗教...[11-22]
- 翁源县2024年下半年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11-22]
- 翁源县2024年高校毕业生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11-22]
- 2024年翁源县第二批农业农村“土专家”“田...[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