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创新运用“4411”工作法,持续织密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安全网”

作者:龙仙镇 许伟丽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1 15:47:11 字号:[ ]

  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地见效,龙仙镇创新运用“4411”工作法,不断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和应急响应机制,持续织密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安全网”,坚决守牢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织密防返贫“预警网”, 筑牢四方监测体系

  为了从根源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龙仙镇着力强化四方监测机制,精心编织起一张严密的防返贫监测 “预警网”,确保每一个可能返贫的风险点都无所遁形。一是村干部精细排查,夯实基层根基。推行包户月访制度,挂钩村干部每月深入脱贫户家中,进行细致入微的走访排查,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每季度组织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季度集中排查行动,对全镇脱贫人口进行地毯式的全面清查,第一时间将脱贫人口的收入详情、政策享受状况等关键信息,精准录入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通过对走访信息的深入分析与风险研判,提前察觉潜在风险,及时化解危机,牢牢守住不发生返贫的底线。二是镇干部重点走访,靶向解决难题。镇农业办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紧密联动,协同作战。镇农业办凭借日常在劳动力、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积累的排查经验,精准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并定期深入这些重点户家中,实地了解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确保政策落地有声,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三是行业部门协同监查,实现信息共享。积极响应上级行业部门的工作部署,针对下发的监测清单,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入户核实,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实现监测数据的全面整合与高效利用,为精准防返贫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四是拓宽自主申报渠道,激发内生动力。将省设计的“一键报贫”二维码在镇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便民服务窗口、村民小组公示公告栏等显著位置广泛张贴、公开公示,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确保农户能够便捷、准确地进行自主申报,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监测、自我帮扶的积极性。

  二、聚焦四项帮扶举措,全力阻断返贫致贫之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龙仙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四项帮扶举措,全方位、多维度织密防返贫致贫保障网,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一)就业帮扶。搭建致富桥梁,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目前,已成功安排9名脱贫人口走上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增收1610元,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结合各村实际需求,聘请145名保洁员,其中37名来自脱贫家庭,增加了脱贫人口的收入来源。为进一步拓宽脱贫户就业渠道,龙仙镇34个村均建立了就业信息群,及时接收并转发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发布的招聘信息,确保脱贫户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就业机会,实现稳岗增收。

  (二) 消费帮扶。激活市场活力,助力脱贫增收。把消费帮扶作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各村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增收的良性互动。2024年,龙仙镇消费帮扶产品销售金额高达2886.31万元,带动33户脱贫户增收致富。其中,脱贫村和脱贫户的产品销售额约为89.46万元,订单农业规模达69.72万元。

  (三) 教育帮扶。点燃希望之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龙仙镇始终把教育帮扶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积极与东莞市大德公益服务中心、立德公益会等社会力量对接,广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2024年春季为6名在校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10100元;秋季发放助学金5500元。立德公益会资助监测户孩子四年大学学费,并给予6000元生活费。

  (四)产业帮扶。培育发展动能,增强脱贫内生动力。通过统一运维管理,有效降低光伏电站的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率和收益率。全镇3个村级共4个光伏扶贫电站纳入托管运维,2024年度实现收益36382.3元,为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脱贫户产业扶持金及小额信贷筹集资金,与翁源县官渡源丰牧业养殖场、龙仙镇东华兰园等企业合作开展“带种带养”项目。2024年,参与项目的脱贫户达508户,实现收益114060元,让脱贫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持续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三、落实一保兜底,稳固筑牢防返贫墙

  龙仙镇严格遵循“未贫先设防,骤贫即处置”的科学原则,将防返贫综合保险政策作为兜底保障的关键举措,全力构筑稳固坚实的防返贫安全墙。龙仙镇加强对《翁源县防返贫综合保险方案》的培训,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学习政策要点、理赔流程等关键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返贫保险政策,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政策的保障范围,提高脱贫户的知晓率;镇村两级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协助脱贫户收集理赔资料。2024年全镇已成功为91人申报防返贫保险,累计赔付金额44.52万元。

  四、创新一机制,专项救助基金精准帮扶

  为防止出现突发性返贫不稳定因素,在规范扶贫资产资金收益管理的基础上,设立困难专项救助基金,针对脱贫不稳定户与因病、因灾、因学、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第一时间进行帮扶。一是要求有条件的村委计提一定比例的村集体收入纳入专项救助基金,实行扶贫资产资金收益纳入专项救济基金管理;二是利用村内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有需求的脱贫户与困难户;三是积极倡议党员带头,对脱贫不稳定户与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进行捐物捐资,确保突发性返贫发生时有响应、有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