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翁源 > 文化翁源 > 名人文化

陈璘将军年鉴

作者:杨通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0-08 16:06:59 字号:[ ]

陈璘年鉴
○杨通全

 

    明嘉靖(世宗 朱厚熜)

十一年壬辰岁(1532),出生于翁源县龙田铺盘龙围(即今翁源县周陂镇龙田村)。乳名璘,字朝爵,号龙崖。父陈本琳,母朱氏(龙田铺朱德晓长女)。少年时好结交同心伴侣,有鸿鹄之志。由于人生得魁伟,膂力过人,盖崇文习武,稍长,好结交贤士豪杰,每以煮酒 论英雄,故尝相与谈剑术,讲韬略,博采众长,掌握了许多兵法知识,兹不愿作世代耕山奴,从而度过了他虚心好学勤奋钻研的青少年时期。
四十一年,壬戌岁(1562),国家内乱四起,时潮州张连联合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之众数万人举事,粤中大震。广东省总督下令募骁勇,并出示“谙兵法者爵万户”文告,陈璘献计献策,呈与军门(总督或提督之尊称)。军门称奇,随即召见陈璘,让他代理把总(正七品官阶),陈领兵平之,首建功勋。又林朝曦,林朝敬聚众举事,陈璘单骑赴会,兵不血刃,瓦解叛民,计擒举事头目为次功。又南韶人李富卓在海南文昌倡乱,绑分巡道冯佥事为人质,向督府索要赎金,总督茫然不知所措。陈璘愿以身顶替为人质赴险,对叛众头目戏称:“你们执冯佥事一介书生有何用,我陈璘乃一方都护,执我可抵万金唉”。叛民头领信以为真,遂放冯押陈。未数日,陈璘估计冯佥事已走远,与看守谈笑自若,又说得叛众之中周兴为内应,陈璘趁叛民松懈之机连夜逃回,由于他探得对方虚实,遂领兵直捣其巢,生擒李富卓,文昌遂平。
四十二年 癸亥岁(1563)六月,翁源凌珠、官祖政合众倡乱于下乡(包括铁场、太平、江镇、新塘、县前六铺),陈璘受命领兵,在南韶运兵备道与翁源知县沈维龙(福建晋江举人)配合下,计斩凌珠,五败官祖政。后官祖政复联合河源叛民头目谭昂,号称数万。陈璘挺身拒敌,大破叛民。
又英德以陈伦、李自政为首,河源以胡琛、胡清为首合官祖政连营列栅,威胁南韶。陈璘以署理把总之微职,与监司(按察使别称)谋划道:“我等与敌乃寡不抵众,宜用计擒之”。遂利用在押叛民头目朱廷立、朱廷福,施以立功赎罪之策,放两朱归营,陈璘压兵跟进,趁叛民散落各村,营中仅有百余守众之机,直捣巢穴,斩杀胡琛、胡清兄弟俩,叛民胆破皆散。
四十三年 甲子岁(1564)三月,陈璘领兵抵陈礤铺陈村(今翁源县周陂镇陈村)生擒叛民头目吴志高。七月,于坑头截杀官祖政并擒黄仁显。九月,于皮村擒李自政。十月,又擒乳源叛民头目冯伍。至此,翁源、乳源叛民尽平。是年,授韶州卫指挥佥事(官阶正四品)。
四十四年 乙丑岁(1565)三月,陈璘奉命平沙罗叛贼梁忠。
四十五年 丙寅岁(1566)正月,陈璘守翁源黄峒哨,连捣七寨叛民。八月,于西座擒潘清等叛民。十月,往始兴,与叛民头目张韶南、黄士良鏖战数十仗,胜负未决。后敌聚合反攻,陈璘力竭被俘。叛贼用铁链锁其身囚于幽室达二个月之久。时陈璘说动叛民之中一力士,力士劝其逃走,自己便昼伏夜行,设法购得钢剪及利匕首让陈璘暗中存放。陈璘对看守说:“我乃朝廷命官,被尔等囚禁二月,总督早已把我抛弃了,请尔等今夜拿酒来就此一醉方休,便死也瞑目了”。当夜,看守提了酒来与陈璘畅饮,百酌大醉而罢。陈璘假装熟睡,见看守早已酣醉桌旁,??,赤足夜行山路三十里,中途夺得一马驰归。时闻叛民中有人曾传小头目正聚会春城(指始兴)畅饮,陈璘即带兵赴会,即席擒拿。又闻得叛民首领已徙翁源,便速督兵至礤头(今周陂镇礤头村)将张韶南、黄士良擒获,余众皆降。鉴于陈璘力平叛乱,两台(府台和道台,即知府与南韶运兵备道)会奏,为陈璘请赏白金。
 
明隆庆(穆宗 朱载垕)
 
元年 丁卯岁(1567)二月,督府传檄文调陈璘守英德,剿清远反叛头目赖惟清等。七月,擒西山反叛吴子和等。八月,擒反叛卓朝喜等人,九月,擒大小罗山诸路反叛之众。十一月,与河源反叛黄祖等战于西座。
二年             戊辰岁(1568)九月,与罗山反叛战于焦峒。
三年             已巳岁(1569)四月,与从化反叛万尚钦战于畲坑,屡败叛民。时监察御史王某核实陈璘平翁源、乳源之功,奏陞一级,为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四年庚午岁(1570)改调拓林守备(正五品)团练朝州陆兵。
五年辛未岁(1571)九月,平定揭阳田心叛民。十一月,平定普宁、南陂叛民,皆取胜。
六年壬申岁(1572)二月,剿揭阳官岭叛民。闰二月,征饶平反叛刘田十等屡胜于黄芒。十二月,从征归善哨,擒斩俘获叛民甚多,朝廷有文绮之赐。
 
明万历(神宗 朱诩钧)
 
元年 癸酉岁(1573),改恩赐并核功进(推荐升任)营都司,官阶正四品,再赉(赐)白金。时反叛头目朱良宝,横行岭东(指紫金县东南之南岭),窃据要害之地,以生盐和沙灰浆土砌筑一城,高丈五许,城外砌濠沟蓄泥浆,人涉足即不能拔。叛民且长于火攻,所发无虚,官兵莫不闪避。陈璘呈书军门,愿领三千兵讨之,总督殷正茂,以百两白银且为陈璘将军祝寿壮志助威。一切军事行动皆由陈将军定夺。陈璘得令,在山上筑一望楼作指挥台,高六丈,以利观察敌情。又命赶制燕尾铁牌,令兵勇一人执铁牌挡矢石前行,间以手捧与头顶生燥(干品)草莆之兵,生草莆垫泥浆,干草莆浸油燃火,佯攻城西南。叛民集中防御,陈璘则指挥精锐之兵,用密箭掩杀其城东北,箭火齐攻。叛民即顾城东北救火,陈璘亲率主力直扑城西南,朱良??,亲手斩杀二百余人,余敌皆降,官兵大获全胜。纵观此役,陈将军一月不解甲,风餐露宿,鬓发催白,侍御(明代称监察御史)特奏朝廷请赏,三赉(赐)白金。
三年             乙亥岁(1575)五月,调任肇庆游击(从三品),再晋参将(正三品)。
四年             丙子岁(1576)四月,陈璘改调高州参将,四赉白金。是年、朝廷大征罗旁,以户部尚书殷正茂为总策划,以兵部尚书谭纶为总指挥,授权两广总督凌云翼为主帅,令广东总兵张元勋、广西总兵李锡为中军主将,令寻梧参将王德懋为机动部队,组织十哨二十万余军兵出师征讨。时陈璘作为十哨之一的信宜哨南路军将领,在分巡岭西道刘志伊监督下参与了此次重大战役。
在大征罗旁战役中,陈璘悬崖履险,躬(亲自)冒矢石,先后大破九十支反叛之众,俘获三千余人,功居十哨之首。
五年,丁丑岁(1577)罗旁平定后,朝廷为保粤西安宁,决定在罗旁地区置一州(罗定州)二县(东安、西宁,即今云安与郁南县)以加强吏治。时总督(又称军门或大司马)凌云翼,以为“山林方启,宜畀(给予)公(指陈璘)世守镇治”。在督臣请奏下,陞陈璘为东山副总兵(从二品),仍署(代理)参将事。陈璘毅然承诺,遂招兵募勇,听民迁徙。陈璘贵为副总兵兼参将,不但捐资奉公,且亲自用畚箕挑土,为官兵作出表率,披荆斩棘,开荒复田,辟路建桥。首任东安知县萧元冈,在陈璘的策划指导下,把东安县的城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总督凌云翼又面谕陈璘:“东山,尔辖之地也,东山草创,民未安缉,尔既有成劳,且捐资募勇以充戍守,若能授田立家,新附之民永有固志矣”。陈璘领悟。
同年,陈璘把家眷从翁源搬到东安六都乡,把东安作为第二故乡,喻示了将军四海为家的男子汉大丈夫英勇气派。时陈璘女婿、翁源县南塘铺葸茅岭人张化巨(营千总)和龙仙铺大塘头人王廷才(营千总)亦随军把家迁到了东安。陈璘外祖父家的舅表朱谂、朱谕、朱禄等亦随军把家迁到信宜、东安。
东安创建的成效,让大批流散在外的游民看到了希望,纷纷归家,筑室领田,争先创业。至此,狼烟息警,山城如画,行者歌,居者宁。旁观者畏将军之威,怀德者敬将军之诚。两山(山以东为东安,山以西为西宁)事完,陈将军五赉白金。
四年             已卯岁(1579)六月,监察御史龚某出巡地方传达檄文,中途被暴民抢去公文,陈璘只以片纸寡字谴责,暴民畏其威猛,立将檄文归还,不敢有误。又泷水学吏(管理一县学校、生员之教谕或训导职)怀揣公文印信出行办事,途中物件尽皆被暴民所掠。陈璘闻奏,亲率军兵追捕完印。
十一年癸未岁(1583)二月,戍守浙(浙江籍)兵日久骄横跋扈,陈璘立将其绳之以法。未久,罗旁又发生反叛之众杀官吏民众之乱,被御史所劾奏,上司对陈璘处以罚薪,并责其戴罪平乱。陈璘会同另将朱文达同去平乱,攻破了石牛,青水巢穴,斩杀俘虏三百六十多人,陈璘俸禄照发如前。
又叛兵黄玉等百余人造反,将合广西山瑶暴民为乱,陈璘闻军中有变,估计叛兵至富林时天将晓,立刻率兵抄近道至富林,令村民将雄鸡尽杀,击柝(打更的棒子)者息五更。当叛兵到达富林时,闻鸡未啼,五更未响,乃解甲憩息,有待天明赶路。顷刻,陈璘率轻骑赶至,尽诛之。
未久,时有叛兵朱魁纠合山瑶暴民劫掠广西陆川县,有弥漫之势。广西总督郭某亲临苍梧,传檄陈璘协助平乱,陈璘担大义,令百户所百户(正六品)陈铭前往叛军营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训示。无奈,朱魁无悔改,竟将使者扣押。陈璘大怒,亲率官兵,以出其不意之韬略,偷营生擒朱魁,余党悉散。
十二年 甲申岁(1584)初,陈大复接任东安知县,兴废举缺,至百度聿新,城建气象与州府同。
深秋,以监察御史(十五道监察御史之一,官阶正七品,有监察百官之特权)罗应鹤为首的一邦妒贤之辈,面对罗旁地区突发事件的发生,报始不报终,报乱不报治,报因不报果,罗列了“大兴土木、营寺庙、役士率、卒咸怒倡乱,掠州县”等“罪名”,力劾陈璘。弹劾奏章十万火急,以六百里快马飞报朝廷。十二月,万历皇帝朱诩钧接到奏折,迁怒于陈璘,诏夺璘官。
十三年 乙酉岁(1585)解甲归田的陈璘,再有报国之心也只能忍辱负重,其家庭从此也蒙上了一层政治阴影,有一子陈九思返回故乡翁源,求签拜庙乞上天保佑,望皇帝开恩,并在县城东宝庆寺捐银刻下一块“皇帝万万岁”的龙凤石碑,(背面注有“陈九思谢景禄捐银,万历十三年”字样,碑刻现存于翁源县博物馆。后来陈九思荫补浙江参将正三品,普陀寺有“参将陈九思”石碑为证)。
是年,陈璘以无官之身,戴“罪”平乱,屡屡取胜。朝廷感其前功后绩,赦免其罪。
十四年,丙戌岁(1586),自万历四年大征罗旁算起,至今岁已“披荆斩棘,又将十年,之后有狼山之役”(见“罗旁善后功绩碑记”)。在朝廷看来,陈璘终究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才,加上倭寇小股常有犯境之举,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寄希望于陈璘。遂将其改任狼山(即今江苏南通市长江南岸,素为战略要地)副总兵以独当一面,当陈璘将军告别东安时,“兵民接轸(挡住官车),属徭(已入籍授田之少数民族群众)载道,依依然莫能释(拉住手久久不愿离去)公也”(见“陈公志思碑)。
是年夏,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及山东大部)总督特向朝廷举荐,万历皇帝旨授陈璘为提督南直隶狼山等处地方副总兵衔。陈璘复被朝廷重用之举,再一次引起了某些腐儒的妒忌,诬陷流言沸沸扬扬,巡按御史恣意追论陈璘旧事,欲加其罪,给陈璘工作和精神上带来巨大压力。于是,陈璘以修祖坟为由,提出休假。(明朝对官员父母亡有守孝期规定,修祖坟亦有例假)。
八月,陈璘自狼山挂冠(带职)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宗地翁源县龙田铺,与回乡的兄弟子侄孙男共同修建了始祖万三郎与三世祖陈安之墓,二块墓碑保存完好,碑文上可见“钦差提督南直隶狼山等处地方副总兵陈璘拜题”字样,落款时间为“万历十四年岁次丙戌仲秋谷旦立”。祖坟竣工,陈璘回到东安。这正是:英雄闲居雅室无愧前生半世,壮士一去不复更待苍天有灵。
虽谓闲居,但陈璘仁爱仗义之心常在,好善乐施之举长存。时逢西江洪水暴涨,累及百姓安危,陈璘“一望良田,卒成巨浸“,深感焦虑,遂集资募工,筑堤抗洪,百姓纷感其恩。
同年,播州(今贵州遵义市)都指挥使(正二品)杨应龙兵变,置关据险。
二十年壬辰岁(1592),日本的丰臣秀吉执掌了军政大权,扩张野心极度膨胀,恰逢朝鲜政局波动,武不能防之机,决定以武力征服朝鲜作为跳板,进而窥视大明,企图称雄东亚。
四月,日本国的侵朝战争始发,战船千艘,军兵十余万分批于五月廿五日在朝鲜登陆,朝方溃败,日军迅速逼近汉城。朝鲜王子被俘,国王李昖逃到义州,八道尽殁,遂派使者向大明朝廷告急。七月,汉城失守。
时下的大明王朝,眼见战火即将燃烧到鸭绿江边,唯防日本国犯境,朝廷终于亮出了抗倭援朝的牌子,组建四万兵力,以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明朝凡遇有重大军事要务时,特设经略,职位略高于总督),李如松为东征都督率军渡过鸭绿江,援朝卫国。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境况下,朝廷诸大吏又想起了陈璘的威猛与谋略,决定把其作为抗倭的后备与海防中坚,遂添建神机七营,启用陈璘为该营练勇参将。这时,广东的惠阳、潮州亦有小股倭寇惊扰,广东总督萧发牢骚说:“寇在门庭,你们怎能将我这把锁匙夺走呢?”请求上司留陈璘在广东作保障。面对倭寇日益猖狂,朝鲜沦陷,辽东危急之形势,召陈璘进京营便成了众望所归。陈璘还未到神机七营上任,朝廷又命陈璘赴神机六营任右副将兼理都督佥事。又以原官充协守蓟镇(明朝九边之一,治所在三屯营,即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宝砥海防副总兵。
二十一年癸巳(1593)春,陈璘敕授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中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正二品)。时倭警日至,京师戒严。因此,巩固海防,陈璘的职位并非等闲也。
二十二年甲午(1594)待却倭势暂缓,一批腐儒又开始了对陈璘的非议,有人竟以“封贡”(封锁地方官送给皇帝的贡品)之嫌欲加罪,非难陈璘不可大用。结果,朝廷即以原官调任福建漳州、广东潮州副总兵,实际任南澳岛副总兵。陈璘在南澳岛捐资购松苗四万株,杉苗三万株,命其三子九德(徐州副总兵改调南澳参将)督各营将树苗植于四山。朝廷把陈璘调到漳、潮、南澳,但又担心一旦蓟辽有事而陈璘不能回防守卫,此时,朝廷对陈璘欲用又疑,欲疑又爱,陈璘这把钥匙又被挂了起来。
二十四年 丙申岁(1596)广西岑溪瑶民反叛,两粤震动,总督陈大科又想起了陈璘,于是传檄其家,让陈璘出马平乱。此时的陈璘有职无权,想起国事又奋然起劲,遂率其长子九经尽倾家产,自募骁勇,深入不毛之地,大破馒头山、孔壳山叛民,俘斩一百五十八人。总督陈大科为陈璘请功呈辞称“倾家资,散金银以养士卒,常存老当益壮之志,亲率子弟以从戍,皆公之政绩也”。
二十五年 丁酉岁(1597)春,日本丰臣秀吉调动五十万余人,再次侵略朝鲜。陈璘委曲求全,暂居家中。
二十六年 戊戌岁(1598)朝廷力排非议,以平定岑溪功陞授陈璘为都督佥事(正二品),拟定若何处大将缺员立即补用,六赉金帛,稿劳安抚。
是年初,明朝军队全部撤离朝鲜,罢经略杨镐之职,授任天津巡抚万世德为经略。由兵部尚书邢玠任抗倭总督。他总结了前段明军缺乏水军的教训,决定招募江南水兵来加强海上作战能力,并须物色有实战经验的将才来担此大任。
二月,边关吃紧,朝野震惊。广东省总督推荐陈璘可独当一面。至此,陈璘临危受命,被委以原官充御倭总兵(正二品),改领水军,自鸭绿江以南归陈璘节制。按照邢玠的军事布局,明军兵分四路:中路李如梅(后董一元代)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命其领水军一万三千人,战舰五百艘疾进。
十一月,日本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决定全面撤出朝鲜,陈璘最先获悉日军撤退情报,决定在海上截击日军,形成中朝联军战胜日本军队的著名“露梁海战”。
在这次以切断日军退路为目的海战中,日军死伤数以万计,战船几乎全部毁灭,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打击。陈璘在这次战役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的“忠心报国”精神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二十七年 己亥岁(1599)、陈璘以原官挂印广西总兵。未到任,复以原官镇湖广、偏桥(今贵州施秉县东北偏桥镇南隔江)等处,提督汉土官兵。
本年以援朝抗倭功实授都督同知(从一品)荫(帝王给功臣的子孙以读书或做官的特殊关照)一子,官本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并世袭此位,钦赏金帛。
本年夏,贵州都指挥使(正二品)杨应龙叛变后竟出兵攻掠四川合江,贵州洪头及湖广省四十八屯,骚扰重庆,进逼黄平(今贵州黄平新州镇),攻陷綦江(明洪武改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置,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西南告急。朝廷对其几次抚征并举无效,本年秋,朝廷命李化龙总督湖广、贵州军务兼四川巡抚,调兵讨伐杨应龙。
二十八年庚子岁(1600)正月,杨应龙调动万余叛军攻占了龙泉巡检司(今四川成都市西南龙泉驿),总督李化龙在重庆誓师,二月兵分八路出击,其序列为:川军一路由总兵刘綎率领从綦江进击,川军二路由总兵马孔英率部从南川进击,川军三路由总兵吴广(翁源人)率部从永宁(今叙永县)进击。贵军三路分别由总兵董一元、李应祥、参将朱鹤龄率领分别从乌江兴龙,沙平巡检司(今峨边县)进击。湖广军二路由总兵陈璘、副总兵陈良玭 率领。陈璘刚进驻奉节,出师期限已到,但在湖广时粮草已乏,陈璘悉心筹粮解决。后陈璘由白泥(今云南富民县)进,当地彝民受叛军杨应龙金银贿赂,命死守险道,陈璘首先制服九股叛军,杀其首脑,三释协从众兵,分左右二路包抄,出乌江以摄贼,随后攻下泷溪、四牌、七牌诸山及青蛇,长坎诸屯和大小三渡等关隘。反叛头目杨应龙见大势已去,遂携妻妾直奔海龙屯,其屯怪石嶙峋,四壁如削,只有一条小道形如细线,非天兵不能渡。陈璘纵观四周,见屯后一山与前屯相隔不远,若能搭建栈道至屯,便可一鼓夺之,如再搭一观敌台于山,编木栅引伸至屯后,若遇贼兵用强弩射我兵,我等便可用铁牌抵档来箭,寸进寸取,渐逼贼屯,兹为妙策。陈璘遂令军兵秘密编草绳,搭栈道,编草垫作睡铺,备足便食,各司其职。又令军士备竹梯,柴草为攻城之举。一切准备就绪,陈璘用一军在屯前放炮呐喊,造成佯攻之??不顾后,纷纷抽调人马在屯前堵御。陈璘又命众军兵人衔枚,马勒口,于五更疾进,其时,主力从屯后山依栈道提刀举竹梯乘势先登,又令军兵以小白旗插遍四面山头。三响炮后,屯门攻破,众官兵突入屯中,杨应龙见势不妙,忙偕爱妾攀三丈高雉墙坠死,官兵大开杀戒,斩首六百余级,余党皆缴械投降。至此,陈璘这支军兵,跋涉二千余里剿灭叛军,人民群众莫不拍手称快,点头赞官军首功。其他七路官兵亦将杨应龙残部各个击破。
二十九年辛丑岁(1601)播州事毕,湖广省皮林苗(今湖南城步县)又举事,陈璘又率兵由五开(洪武十八年置,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清雍正五年改置开泰县)卫出发,以征播之师讨之。无奈,群匪屯聚于潘老寨,赖峒、岑朝诸穴,形成犄角坚守,又在深沟设陷井遍插竹签利木,令我军不能渡。陈璘沉思,各寨坚固且艰险,若不拔除,则贼可从四面窥视进击我军,而我军则处于被动状态矣,遂下令分兵击之。陈璘率主力行至落叶坡,适遇贼众披靡弃巢而遁至潘老寨,垒木堆石,以为持久之计。陈璘即布大悬赏,谁知贼人依托屯高洞深之险,向官军发射火器,官兵前赴后继,冒着雷土木石向屯子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终于攻克潘老寨。但屯后高山有深洞,贼人居高据险,负隅顽抗。陈璘观得左壁有一溪径,仅可容足趾踏进,急命劲兵环守,以防贼人逃脱,又令军兵垒木为山,形成与岩洞相对高度,然后用火炮平射,又以抛火器向岩洞投烟火。炮火过后,随即组织精锐之兵攀附而上,又令兵从高处滑索而下,一同攻击,贼溃败,坠崖死者无数。屯洞已克,陈璘威名大振,群凶倒戈,各穴顽贼不能抵挡,贼首领吴国佐,杨永禄相已就擒,斩贼三千余。
三十年 壬寅岁(1602)陈璘以原官镇守贵州,该省抚按官员力主让陈璘率汉土官兵平定罗海、偏坡反叛之众。于是陈璘义不容辞,一路踏平三十八寨叛苗。至此苗蛮畏服,贵州事平。
三十二年 甲辰岁(1604),以征播州(今贵州镇山仍留下陈璘将军营建的石城,该城列为国家生态博物馆)、湖广皮林(今湖南城步县)苗功晋左都督(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钦赏金帛。成为万历皇帝朱诩钧的左右手。陈璘曾祖陈安、祖父陈玉星、父陈本琳被朝廷分别封赠为特进光禄大夫左都督。
陈璘之子陈九经、陈九相、陈九德、陈九叙、陈九垓、陈九正、陈九思世袭卫指挥使正三品。
陈璘之孙陈谟、陈谦、陈诲、陈诏、陈涷、陈諫、陈诰、陈试、陈诤、陈谒分别世袭或荫补卫指挥使、指挥佥事。陈璘曾孙陈懋文、陈懋业分别荫补卫指挥使、指挥佥事,各钦赏金帛。
三十四年 丙午(1606)调任广东都督。
三十五年 丁未(1607)五月,卒于广东都督府任所。九月,封赠“太子太保”(明官制: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公,官阶正一品,列于百官之首。
三十七年 已酉(1609),旨准照例与祭六坛,朝廷特派官员宣谕旨,发灵柩(明朝葬俗中常以原尸去内脏干处理一至二年,然后再入殓)于东安南乡莲花山(据传陈璘墓穴棺内置龙凤剑一把、玉石枕一具)造墓厚葬。皇帝下诏赐建“龙田城”于广东省翁源县龙田铺陈璘祖居地,并赠联一副(一九五八年“龙田城”毁于“公社化”运动。另关于万历皇帝赐联有二种传说,翁源传说为“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英德县板铺村清代陈氏族谱记载为:“辟土开疆历经天纬地之功功盖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有黼国黻家之才才兼文武世无双”。仅此列上,供史家参考)。
 
 
附记:(一)据云安县六都镇明崇祯十四年墓志考,陈云龙(九叙)由都督同知升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二)据韩国陈氏谱记考,陈九经之子字育英,号海砂,实为陈诏,崇祯十年卫辽东,荫补监围卫指挥使正三品,明亡后更名泳溸,迁居朝鲜(今为韩国海南郡皇朝里)。
 
本文于2008年12月入编政协云安县《云安文史》第七辑首篇。
本文参考资料:明史《陈璘传》、明喻政《陈太保传》、明嘉靖《翁源县志》、清《韶州府志》、《南澳县文物志》、《东安县志》、《翁源县志》。

    (本文作者为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翁源县博物馆编外文史研究人员、韶关市客家联谊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