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扮好三种角色 学好全会精神

作者:翁源县卫生监督所 李秀文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平台 发布时间:2024-08-31 11:08:45 字号:[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此次会议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纽带,是贯彻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应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在“学、干、严”上下功夫,当好“领头雁”“先行者”“排头兵”,助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落地生根。

  以“学”为先,学深悟透,争当理论学习的领头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党员干部要注重原汁原味学原文,在精读细读中领悟内涵,在逐章逐条中深耕要义,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丰富互动交流、创新实践、联系实际等形式,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重大政治理论及实践意义,精准把握《决定》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核,提升政治觉悟,深化思想认知。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既要“学进去”“得其门而入”,又要“走出来”“悟其道而出”,将学习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岗位实际相融合,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谋划的思路、政策推进的举措、服务群众的能力,重点在探索发展路径、解决关键问题、增强民生服务上发力、深化、求突破,不断提升运用全会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干”为要,笃行不怠,争当求真务实的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党员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强化抓落实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争当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将全会精神真正融入为民服务的每一项工作。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任务,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发展瓶颈;要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走进农村田野,进入社区住宅,听取基层呼声、听取群众心声。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着手,梳理群众急难愁盼中的痛点堵点,从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群众生活的“小切口”问题入手,列出实事清单,充分用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抓手,办好民生“微实事”,提升群众“微幸福”,让全会精神成为提质增效、改善民生的“源头活水”。

  以“严”为基,以身作则,做廉洁自律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做事就没有硬气”。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全会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将其视作指引前行的“明灯”,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尺,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党员干部应时刻保持警醒,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纠正“小贪不算贪”的思想误区,克服“偶尔一次不要紧”“一点小事无所谓”的侥幸心理,时时睹微知著、防微杜渐,处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将严明纪律、优化作风和坚守底线视为行为准则,在小事小节中心怀敬畏、保持警觉,在小恩小惠前保持原则,不越红线,建立起反腐倡廉的坚实防线。党员干部要把牢权力边界,划定权力运行红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坚持按制度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要将“小微权力”晒出来,暴露在阳光下,接受舆论监督,回应人民关切,将群众的话当成“金玉良言”,听到心里去,直面真问题,促进作风“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