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深调研报道|寻找明星村的“明星”】吟诵艺术家杨一:让大雅之音飘进小乡村
作者:本台记者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05 18:40:34 字号:[大中小 ]
明星村里“明星”多,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找到的“明星”是翁城镇新八景之一的“三塘琴书”景观,这一期节目,我们找到的“明星”与“三塘琴书”有着密切的关联,他是谁?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
这里是在翁城镇举行的岭南乡村少年诗歌大会现场,在明星村土生土长的吟诵艺术家杨一作为表演嘉宾,一出场就引起了一阵小轰动,他用客家话连续吟诵了2首古诗词,乡音袅袅,让人倍感亲切。
家乡人为何对杨一如此青睐?这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时间回到1992年,23岁的杨一背着一个书包、一把吉他离开家,前往北京,成为北京街头的一名民谣歌手。之后的12年间,他踏着自行车一路向西,采集、记录、整理陕北、山西等地的民歌,相继发行唱片《内部参考二〇〇〇》《内部参考二〇〇四》,多次受邀参加各国音乐节和其他文化交流活动。
吟诵艺术家 杨一:我当时想把民谣唱在中国的大地上,对孤独的行走有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怀。
2005年至2007年,杨一旅居德国,继续音乐创作。2007年底,回到北京的杨一在一次雅集上认识了雕塑家、书画家钱绍武,受他的启发,杨一决定把吟诵古诗词作为新的创作方向。
吟诵艺术家 杨一:在德国想家的时候,当时我就翻开陶渊明的诗集,用客家话音调来读。在古诗里,我就感受到吟诵的魅力,又再次找到了创作的热情。
从钱老那里“毕业”后,2011年春,杨一在离家19年之后回乡了,在老家消化整理四年所学,还计划在家乡推广客语吟诵,但终因当时条件不成熟而于2012年再次离家,在云南大理开启了吟诵教学的生涯。
2020年突发的疫情使得杨一和故乡亲近了许多,这一年,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守乡里。每当他在祠堂练琴,总有许多好奇的孩子来观望。于是,他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成立了客家话吟诵合唱团,并把祠堂改造成了“琴书阁”,与门口的三口水塘和周边的山色等景致组成了“三塘琴书”景观。
看到孩子们对吟诵的喜爱,杨一有了更深层的想法——为何不在明星村建一个音乐交流中心?立足翁源民间音乐挖掘和原创音乐,提升乡村音乐教育水平,以文化人、以乐化人,进而打造“吟诵小镇”。
吟诵艺术家 杨一:十几年前的(想法)一直挥之不去,就是把客家吟诵在我的家乡推广开来,也希望把大雅之音从大剧院搬到小乡村。
杨一的这一想法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23年,“音乐交流中心”作为重点文旅项目,被纳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项目库,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土地调规、效果图设计等工作,关于“吟诵小镇”的美好畅想似乎也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翁源县第...[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彭辉同志代理...[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张雄同志...[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