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四把钥匙”解锁乡村治理“密码”

作者:周陂镇 张雪玲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26 15:54:45 字号:[ ]

  近年来,周陂镇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基础、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关键、以文化环境建设为保障,用好“四把钥匙”解锁乡村治理“密码”,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增添新动能。

图片 1.png

  党建引领解锁“红色密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路径。一是强化理论宣传宣讲。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镇党委书记带头到村上党课,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各村(社区)党组织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强化文明村镇创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将文明创建与各项工作相融共进,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基层劲吹文明新风。三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平台,组织在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通过平台吹哨128次,报到服务人次3000余人次,竭力将党的服务送到人民心坎。

  阵地建设解锁“核心密码”。阵地是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载体。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建好阵地。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十个一”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建成1个所、20个站,实现所(站)全覆盖,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广阔舞台。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将具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特色场所融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了1个文明实践综合体、4个文明实践点、1个志愿服务驿站,2023年以来,21个实践所(站)开展活动262场次。二聚焦实用实效,用活阵地。成立志愿服务队21支,注册志愿者700余名,按照“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目标,2023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植树护绿、森林防火、助残帮困、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105场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图片 2.png

  乡风文明解锁“幸福密码”。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是保障。一是以排查化解矛盾保平安和谐。聚焦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土地争议等频发问题,组建“红袖章”巡逻队伍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引导党员、乡贤、妇联执委、志愿者等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化解信访案件,为建设平安乡村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以倡导移风易俗促文明新风。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作用,广泛开展主题讲座、移风易俗活动,着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2023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40场。三以选树先进典型扬榜样力量。2023年,在全镇开展“最美乡贤”“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先进典型,召开会议暨交流活动进行表彰,激励广大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为乡风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图片 3.png

  环境建设解锁“长效密码”。农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一是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周边群众,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倡导群众增强环境卫生观念,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乡村“颜值”。压实惜福公司责任,加大垃圾清运力度,确保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二是着力抓好乡村宣传阵地建设。在道路两旁、实践站、乡村广场等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30余块,各村均有“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等公益宣传。利用闲置墙体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内容,让文明理念在潜移默化间深入人心、久久为功,厚植乡村“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