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镇:党建引领“四个在前”赋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作者:新江镇党委 钟伟明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17 15:52:50 字号:[大中小 ]
新江镇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聚焦“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强五优”十大行动为抓手,落实人才入县下乡十项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多途径疏堵点解难题,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一、党的领导在前,树立“人人有责”的一流意识
新江镇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一把手带头,全镇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着力构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生动局面。一是树立一把手主抓意识。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同志、村(社区)支书、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将营商环境工作分成18个重点领域,由党政班子成员作为直接责任人,统筹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形成“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领衔、牵头部门主推”的联动工作格局。镇党政一把手带队前往江苏、东莞、惠州等地开展招商调研活动7次,带队出县招商2次,招商领导小组成员开展招商调研活动21次。二是树立分层级落实意识。完善挂钩联系企业、驻村团队工作制度,要求党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驻村团队深化服务企业、乡贤、返乡创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建立创业投资项目和返乡人才服务清单,落实每月调度机制,及时跟进协调解决各项涉农问题。三是树立全社会参与意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问询、纪委问效、社会监督的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工作体系。将营商环境、招商政策等政策文件列入党员教育、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综治中心牵头抓总,2023年上半年主动跟踪摸排化解涉企涉农矛盾纠纷51宗,建立每月重大风险稳控调度机制,及时反馈12345政务服务热线问题149个,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150宗,最大范围凝聚营商环境建设合力。
二、优化服务在前,建设“宾至如归”的一流阵地
新江镇以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为突破口,同步抓实服务下沉、环境提升,实现了服务更有温度、更有质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一是建设一流服务阵地。聚焦部分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落后、服务供给单调、服务距离远等问题,2020年以来,新江镇统筹各类资金500多万元,“一村一策”分析研判,推动新益、民光、西锦、小镇、新江等5条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抓实油溪村党群服务中心“物理下楼”,因地制宜打造村民小组党群服务室12个,初步形成了“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小组党群服务室”的“5分钟”农村党群服务体系。2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配备“粤智助”政务服务终端,健全法律顾问服务制度,进一步丰富特色服务清单。二是建设一流治理阵地。以综治平安工作为中心,以“三级党建网格”为核心,全面整合三防应急网格、森林防火网格、驻村团队网格、村干部包片网格等各类网格,建成以村级党组织为主体的一级网格20个,以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为主体的二级网格256个,以党员联系户为主体的三级网格1704个,推动“多网合一、一网兜底”,创新打造“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工作力量、管理职能、服务资源”三下沉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纵横到边、全域覆盖,实现“一网知村情民意”。三是建设一流兴村阵地。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完善制定《新江镇“九里樟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体规划》、配套招商手册及新展、新益等5条村村庄规划;探索致富新路子,成立红韵强镇富村有限公司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个,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牛大力1500多亩、灵芝500多亩,全面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富同美。
三、实干笃行在前,锻造“效能卓著”的一流队伍
新江坚持全面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提升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水平。一是激活“红色引擎”。抓好“头雁”工程,2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00%实现“一肩挑”、学历大专及以上;全面推进“两个覆盖”,各村民小组成立独立党支部3个、联合党支部26个,成立独立党小组162个,联合党小组19个,对没有党员的选派党建指导员14人,进一步织密镇、村、组三级党的组织体系。广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承诺践诺”活动,设置党员示范岗23个,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287人;用好社区“大党委”“吹哨报到”工作机制,2023年“大党委”各成员单位完成人均服务时长31.5小时;开展“民情夜访”活动500多次,全面组织辖区各领域党组织党员发挥特长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0年至今,镇、村两级干部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建议713条,整合成实施清单429件,完成313件。二是点燃“动力引擎”。将营商环境工作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重要参考,2020以来,先后有34名在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一般干部提拔为中层正职;服务高质量大局,选派精干力量23人充实征地组及“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并成立征地工作临时党支部,6名年轻公务员先后受到上级通报表扬,17名年轻公务员被评为2022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三是建强“智力引擎”。积极“招才引智”,2019年以来,新江镇先后招录公务员40人、事业编7人、三支一扶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全日制本科54人,进一步厚植人才“沃土”;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开展全镇大招商活动,坚持大小项目一起抓。在镇层面,成立招商专班,专职跟进全镇13个千万元以上规模的投资项目,压实党政班子成员工作责任,明确每名班子成员至少挂钩跟进1个项目、联系1名服务对象;在村层面,要求各村至少完成1个乡贤返乡项目、联系服务1名乡贤。推动人才交流,依托新江镇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新江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建立1064人的五类人才信息台账,引进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大学生等12名,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活动27场。
四、目标导向在前,创造“宜商宜业”一流业绩
新江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贯彻省委“百千万工程”、市委“六新韶关”要求和县委“4211”工作目标,紧盯“有什么优势”“需要什么产业项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3个关键持续推进。一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立足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加快构建“一心两带三组团多节点”城乡发展格局,镇区综合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完成镇街139提升、农贸市场提升、垃圾处理池等镇区改造工程;生态文化景观古树园、樟树林、樟乡碧道等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带渔溪裕兴生态产业园、太坪富硒大米基地、新展新益香水柠檬基地等初建成效;各组团特色彰显,第一批12个节点已形成招商手册。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2020年以来先后完成48.519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西锦村等4条村巷道路硬底化工程、Y786线杨河瓦厂-伙络子单改双工程。高效推进市县重点工作,2023年上半年完成工业园区征地任务800多亩,基本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二是乡村产业逐步兴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逐渐实现粗放型农业向密集型转化,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流转土地1.3万亩,建成百亩以上大型种植、养殖基地4个。扛好粮食安全重任,整治复耕撂荒地1100.86亩,变“荒”为宝,形成渔溪西瓜红薯、东方村冬瓜等农业产业。完善裕兴生态产业园建设,推进600亩富硒大米基地建设,稳固甘蔗产业、油茶产业、草皮产业等约1.5万亩,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坚持精准施策,“一村一策”明确增收措施,倒排任务书和时间表,一月一调度,实现18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强化镇村联动,成立红韵强镇富村公司,从镇层面帮助强镇富村公司找订单、拓市场、打品牌,2023年已完成营收额84万元。三是镇域经济提质增速。经济质量逐年提高,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1至6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6303万元,同比增长96.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0万元;新增地域企业11户,比上年底增长11.82%,新增地域个体户主体70户,比上年底增长5.04%;招商引资新突破,全镇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9个,签约总投6.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通过靠前服务,已落地建设项目5个。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翁源县第...[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彭辉同志代理...[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10-16]
- 翁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张雄同志...[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