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典型村怎么干?翁源渔溪村破题书写振兴答卷

作者:新江镇梁海梅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10 15:40:22 字号:[ ]

  自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三批省级典型村培育名单以来,翁源县新江镇渔溪村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干群同心为基础,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聚焦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乡村治理三大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逐步勾勒出“业兴、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规划引领,绘就振兴“施工图”

  渔溪村的振兴之路,始于科学规划的精准布局。村“两委”坚持“规划先行、民意为本”,在2023年便邀请专业团队驻村开展全域调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62条,率先编制《翁源县新江镇“九里樟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渔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年)》,清晰划定生态保护、耕地保障、建设发展三大空间格局。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细化形成《翁源县新江镇渔溪村典型村建设规划》,将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分解为18项具体任务清单,将长远蓝图转化为逐项落地的施工图。

  二、产业联动,打造富民“强引擎”

  产业兴则乡村兴,渔溪村立足资源禀赋,构建“特色农业+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的多元产业体系,让村民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特色农业筑根基,以“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将“西瓜红”番薯种植规模从零散地块扩展至300亩,逐步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年带动农户户均收入6000余元。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发展云雾茶200亩,目前正积极与企业对接,着力打造“渔溪云雾茶”区域品牌,让茶园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科技赋能拓赛道,引进广东骄阳科技文旅公司,建设100亩高标准智能农业大棚,重点培育高附加值果蔬品种,项目投产后可提供45个“家门口”就业岗位,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1万元,实现“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带动就业”双向共赢。文旅融合开新局,以石门泉瀑布等自然景观为核心,已完成1.3公里旅游步道、3处观景平台、停机坪、无边泳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将串联周边资源,推动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振兴新增长点。

典型村怎么干?翁源渔溪村破题书写振兴答卷1.png

典型村怎么干?翁源渔溪村破题书写振兴答卷2.png

  三、风貌提质,塑造乡村“新气质”

  渔溪村从最迫切的民生痛点入手,既抓环境整治“面子”,更重生态人文“里子”,让村庄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全域推进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拆除破旧泥砖房48间,总面积达864平方米,腾挪出的空间被用于建设公共绿地、休闲广场。统一协调风貌管控,聚焦主干道沿线农房风貌提升,完成“赤膊房”整治42栋、外立面改造11360平方米,同步推进农房微改造与14千米“三线”整治,使村庄整体风貌和谐统一。协同提升生态人文,2024年以来累计种植香樟、黄花风铃木等苗木3155株,利用闲置地建成“四小园”31个,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9户。同时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对曾志旧居、原炮一师营区等历史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让生态绿意与文化底蕴相互交融,形成渔溪独特精神标识。

典型村怎么干?翁源渔溪村破题书写振兴答卷3.png

  四、治理创新,凝聚干群“向心力”。

  以党建为引领,渔溪村创新治理机制,激活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党员带头作表率,设立“党员责任区”15个,推动39名无职党员在政策宣传、产业帮扶、矛盾调解、绿美管护等4类岗位上发挥作用,今年累计为群众解决实事28件。积分管理激活力,积极推行“文明积分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家风建设等6项行为量化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制度实施以来,已吸引78户家庭参与,累计登记好人好事、志愿履职140余次,兑换物品156件,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良好氛围。民主议事聚民智,通过“板凳会”“田间会”等形式畅通议事渠道,今年以来召开各类议事会3场,收集村民关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12条,其中11条已落地实施,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典型村怎么干?翁源渔溪村破题书写振兴答卷4.png

  如今的渔溪村,产业有势头,环境有看头,生活有奔头。它用扎实的行动证明,典型村的建设,关键在于实干。在这条蝶变之路上,渔溪村正步履铿锵,为“百千万工程”贡献着属于自己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