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关爱留守儿童 情暖千万家庭

作者:县实验小学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6 11:27:04 字号:[ ]

  县实验小学坐落在县城新城区,生源来自新城区各住宅小区以及附近村庄。据统计,该校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双亲留守儿童人数近200人。

  为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县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学校党员教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家访,了解情况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情暖千万家庭”为民办实事活动。

家访留守儿童 (2).jpg

  一是完善留守儿童档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学校动员班主任跟踪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对心理、思想有偏差的留守儿童和学习困境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学校建立了“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在德育处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里面配备有长途电话供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每周为留守儿童开放2次,并常年安排有两名教师在现场轮流值守,要求老师们用心用情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jpg

  三是家访、校访相结合。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学校党支部安排人员对各类留守儿童进行家访,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每次家访都要求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成效。

  四是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实施结对帮扶。学校安排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要求帮扶教师每月至少找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交谈一次,每学期至少与其班主任沟通一次,并建立帮扶工作记录簿、帮扶成长记录簿。通过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心愿达成等关爱志愿活动,弥补在校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使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同时,还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解开心中的困惑;组织开展“困境留守儿童辅导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勤奋刻苦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自理,帮助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五是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党员教师十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对问题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及时发现“留守学生”显性、隐性的心理压力,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跟踪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许多留守儿童在党员教师的守护下逐渐变得自信、懂事,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六是提高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校党员教师意识到,留守儿童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特殊的脆弱群体,使每一位党员教师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党员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每一个留守儿童,也感动着每一个家长。

  播种希望,守望幸福。自“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县实验小学党支部党员教师们利用工作之余辅导的在校留守儿童近200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2021年5月,县实验小学党支部“关爱留守儿童,情暖空巢家庭”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韶关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之星特色服务项目。

重温入党誓词.jpg

  在今后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县实验小学将持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行动去感化他们,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