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仙寺发现清康熙年间碑记说起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8-22 15:57:00 字号:[大中小 ]
翁源县江尾镇的九仙嶂下有座寺庙,名曰九仙寺,为该县古代佛教文化遗存。以九仙嶂为代表的西华山,早在明代就有记载。明嘉靖三十六年县志云:“九仙嶂,去县东北九十里,高二百余仞,山顶有池,九石环列俗谓之九仙坛”。明罗江山(今三华村)人黄器先亦留有诗篇可证。
可以认定,九仙寺于明朝已经存在。九仙寺老坛位就是以西华主峰九仙嶂为后主,左有旗山,右有鼓山为护,二流甘泉分列其侧,一处平台展现其中。开门早观东华日出,闭户晚看落日西沉。正合了古人“世上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之所论。如今,断垣残壁不见当年寺院雄立,光山秃岭难寻擎天古树遮荫。兀呼,悲哉。据说曾有人在老坛佛相内发现过一纸古记,谓九仙寺系唐中宗延和壬子岁(712)创建,但碑记难觅。
到了清康熙十一年(1672),又是一个壬子岁,八月二十八日,以弟子吕明圣诵金刚经,以开山弟子吕海莲,阮学周为代表的信徒,或是寺院毁于火或是其它原因,又在老坛位下方重建了九仙寺,今仍存五百余斤,高一米七八之古碑一方,记述着吕、陈、林、周、曹、邹、阮、包、朱、苏、刘、龙等姓族信士当年与次年捐建寺院情况,遗址内外仍摆放着僧人当年用过的石磨,石臼物品。纵观历史,大凡有寺院之山,必然树木荫蔚,流泉泻落。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也警醒了人们不去乱砍滥伐、不去毁坏自然风景,而草木盛则能涵养水源,无形中亦保护了生态平衡。佛教的“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宽厚为怀,虚怀若谷的修心境界。
招商引资,开发九仙寺,保护西华山的生态资源,与兰花长廊相配套,形成一条旅游热线。只要人气兴旺,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设新的旅游景点,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要求,就能加快翁源的建设步伐。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中共翁源县江尾镇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10-08]
- 关于翁源县2024年度河道河砂禁采区和可采区...[10-08]
- 关于调整翁源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10-08]
- 2023年翁源县中医院公开招聘养老护理员公告[10-08]
- 2023年9月“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抽查...[10-07]
- 翁源县消防救援大队2023年10月份县级“双...[10-07]
- 关于认定孙淑文同志为翁源县2023年第一期韶...[10-07]
- 关于翁源县第五届“兰香杯”粤菜师傅技能工匠竞...[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