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翁源县司法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1-25 09:24:10 字号:[ ]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翁源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按照《中共翁源县委 翁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翁源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翁源县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决策部署,全局干部职工不断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我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组织理论学习,加强本单位法治建设组织领导

  单位党组成员及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年初研究部署我局依法治理工作、法治创建等相关工作,制定《翁源县司法局2020年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0年根据单位人事变动,调整我局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研究解决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民主法治村建设、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等重大问题和困难。

  二、2020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领导,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显著。成立了 “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立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联席制度,明确了“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各项工作。五年来,组建了120人的法治宣传联络员队伍、80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和12人的“七五”普法讲师团队伍,累计开展近3000场次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四级同创”工作,全县8个镇均达到省级法治镇创建标准,龙仙镇城西社区等161个村(社区)被确认为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单位,官渡镇新北村等10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到了98.28%。翁源中学、龙仙一小等5所学校成功创建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我县卡西欧电子(韶关)有限公司和翁源县万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强化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龙仙德政广场建成了我县首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依托翁源县实验小学建成了我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县司法局与建行翁源支行合作共建“劳动者港湾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工作室”,极大地提高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显著提高。制定了《翁源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翁源县普法责任落实报告评议制度》《翁源县普法报告制度》《翁源县普法责任公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持续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累计对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税务局等20余家单位进行了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对翁源县人民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家单位进行了第一责任人述责述廉述法报告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

  2.健全人民调解多元化解机制。加大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调委会182个,全县8镇调委会均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效充实了调解力量。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的有机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并印发了《翁源县开展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衔接工作实施方案》、《翁源县开展人民调解与信访调解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及《翁源县开展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合力。2016年以来,全县司法所直接或指导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6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一是积极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全面构建面向基层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强完善8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5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型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二是大力构建村(社区)法律顾问平台,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45名律师与全县174个村居签订顾问合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完善了县镇两级法律援助服务网。依托各镇司法所、妇联、残联、看守所、检察院、法院、仲裁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困难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2016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援助案件1980件,免费接待法律咨询2264件,实现了符合援助条件的案件100%受理。

  4.精准做好特殊人群的监管帮教。建立起功能齐全、设备完整的社区矫正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录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健全矫情分析研判制度,规范信息化核查,开展“智慧矫正”和矫正人员分类教育试点工作。2016年至2020年11月,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28人,依法解除矫正811人,目前在矫167人,实现全年度零再犯罪,守住了“不出去、不上去、不出事”的社矫安全底线。

  三、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不足和原因

  翁源县司法局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2020年翁源县司法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对照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辖区律师万人律师占有率相对较低,导致法律援助工作开展压力较大,今后将继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律师入驻辖区,缓解法律援助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持续深入清理法律服务市场,为律师执业提供健康的市场,吸引优秀社会律师入驻辖区。同时培养年轻社会律师,鼓励法学应届毕业生回家乡执业。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健全完善依法治县工作体系,推动法治翁源建设。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全方位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落实,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评估及纠错制度。继续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

  2.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全力做好各项普法工作。一是统筹制定我县“八五”普法规划,营造“八五”普法宣传氛围。二是持续推进“法律六进”活动,重点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全县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三是持续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县各级国家机关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四是加大普法力度,创新普法形式,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

  3.创新特殊人员管控措施,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社会效益。一是健全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教育基地”。加强专业、助理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和强化信息化监管硬件建设,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工程。大力开展“震撼教育”、国学教育等活动,深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和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抑制再犯罪个案的发生,确保社区服刑人员“不出去、不上去、不出事”的底线。二是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础工作和衔接、安置救助、跟踪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司法所专人负责制,建立户籍地与务工居住地县级安帮办、司法所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建设,配合开展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情况实证调查。

  4.全面保障基本公共法律供给,提升服务成效。一是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完善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工作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上新台阶。二是积极探索村(社区)法律顾问新机制,推动与人民调解工作、普法工作有效结合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水平,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上新的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以适应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四是积极整合各种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健全法律援助与公证服务机制,为法律服务民生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五、督察自查阶段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思路和措施

  在对本单位督察自查阶段,发现个别班子成员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党政主任负责人是指单位的一把手,一把手才需要提交述法报告,不涉及分管领导,欠缺分管领导的述法报告。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要求其他班子成员也要提交述法报告。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翁源县司法局

                                                                                        2021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