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主题活动】翁源人大:“小站点”托起“大民生”激活基层民主细胞
作者:苏春好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1 12:00:27 字号:[大中小 ]
“今年年初,群众反映水圳被洪水冲毁,影响周边农田灌溉,我们及时向政府建议修复水圳。目前,水圳已完成三面光修复,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周陂镇陈村村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对修复官坑片新庙子墩水圳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时,表示满意。
这是我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阵地优化+数字赋能+闭环管理”三项举措,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功能作用,推动代表履职常态化,使代表主题活动焕发新活力。
阵地优化,织牢履职“服务网”。今年6月,为强化代表联络站功能作用,为代表主题活动提供重要阵地,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代表联络站工作会议和现场会,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优化提升。目前,全县59个代表联络站布局更加优化,站点码、代表二维码上墙公开,工作制度机制全面完善,辖区内省市县镇四级代表全部进站履职,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真正形成了接待群众常态化、组织活动常态化、吸纳民意常态化的“三化”运行机制。7月集中履职月期间,全县71个代表小组紧紧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群众、调研、视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将代表联络站建设成效转化为代表履职实效。据统计,全县共开展视察38次、调研36次,代表联络站开放236次、接待群众708人次,形成意见建议179条,有效推动绿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联系群众“零距离”。“扫一下站点码,便能了解代表联络站整体运行情况,扫一下代表二维码,就能直接向代表提建议!”在我县各个代表联络站进门显眼位置,便能看到站点码和代表二维码,这是县人大常委会“数字人大”平台建设的“标配”,也是今年代表主题活动的亮点之一。一方面,群众可随时扫码留言,代表实时接收并依时办理,后台自动跟踪进度,实现民意收集“零距离”、问题交办“一键达”,大大提高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效率。另一方面,代表联络站可以在平台发布履职活动,高效召集代表参加活动,并对履职活动进行全面记录,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代表主题活动中,全县59个线上代表联络站实现100%常态化运行,近800名代表进驻网上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履职,有效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显著提升了代表履职质效。
闭环管理,群众诉求“有回音”。反映问题只是开端,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龙仙镇建设一路34号通往兴通华庭路段无路灯,在此居住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夜间出行很不方便。朝阳社区代表联络站线上收到群众反映后,及时组织代表到现场调研,形成增设路灯建议,交政府研究处理,并对路灯规划安装事宜进行跟踪监督。目前,市政部门已在道路两侧关键点位安装LED路灯,覆盖路口、弯道及人流密集区域,有效改善夜间出行环境。
从群众反映诉求到路灯启用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这一案例的高效办理,得益于代表联络站解决群众诉求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实施2025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进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工作,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并将其纳入了我县2025年“创新提质”事项清单。5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实施代表联络站有关工作规范,结合韶关市乡镇人大工作指引,深入指导各代表联络站优化群众意见分级分类处理流程,完善汇总梳理、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等闭环机制,形成“接待有登记、登记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真正实现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根系沃土枝叶茂,民意花开满庭芳。我县59个代表联络站深深扎根、蓬勃生长,成为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发挥着察民情、惠民生的重要作用,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焕发出盎然生机。
供稿:翁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苏春好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中共翁源县委统战部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08-01]
- 翁源县自然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08-01]
- 中共翁源县委 翁源县人民政府 “八一”建军节...[07-31]
- 关于翁源县八泉中学补录志愿征集的公告[07-31]
- 翁源县消防救援大队2025年8月份县级“双随...[07-30]
- “双随机、一公开”2025年7月份监督抽查结...[07-30]
-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2025年翁源县疾病预...[07-29]
-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2025年翁源县紧密型...[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