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仔镇:“睦邻制”激活乡村治理“微细胞”
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作者:坝仔镇 罗仕明 来源:翁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3 15:35:50 字号:[大中小 ]
坝仔镇自推行“睦邻制”以来,以地缘为基础,将5至15户相邻家庭划为“一邻”,构建起紧密便捷的基层治理“微单元”,有效破解了乡村治理“最后一米”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机制建设,筑牢治理根基。全镇科学划分644个“邻”,覆盖全域,确保治理触角直达末端。严格从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责任心重的村民中推选644名邻长,并实施系统化赋能培训,涵盖政策法规解读、沟通调解技巧、应急处突能力等,通过集中授课、案例研讨、实战演练等形式,大幅提升邻长履职能力。明确邻长作为政策“宣传员”、隐患“排查员”、矛盾“调解员”、议事“组织员”、互助“带头人”的职责定位,使其成为村委会在基层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为制度有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作用发挥,提升治理效能。睦邻制运行以来,邻长在关键领域作用凸显、成效显著。化身“移动宣传站”,累计开展“大榕树下”座谈等接地气政策宣讲超1000场,覆盖村民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政策知晓率与支持度。担当风险隐患“前哨站”,在森林防火中累计巡查山林3000余次,防汛期间巡察500余次、排查隐患41处并成功疏散转移7人,疫情防控中参与防蚊灭蚊行动700余次,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就地化解矛盾纠纷70余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个,提供“微服务”23次,成为基层矛盾“稳压器”。牵头组织“面对面”议事活动300余次,覆盖700余人次,有效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搭建议事互助“连心桥”。在“百千万工程”、绿美乡村建设等重大任务中,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柔性方式动员村民互帮互助,变“一人治村”为“众人共治”,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深化经验总结,推动治理创新。坝仔镇“睦邻制”的成功实践,为深化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启示。创新治理模式, 精细划分“微治理”单元是实现精准服务、高效治理的关键突破。建强骨干队伍, 严格选配、系统培训邻长,打造扎根基层、能力过硬的“领头雁”队伍,是制度有效运转的核心保障。优化职责赋能, 赋予邻长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议事组织、互助带头等复合型职责,使其成为基层治理“全能手”,显著提升治理效率与覆盖面。发挥传统优势, 充分利用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和邻长“熟人熟地熟情”特点,以情感为纽带、信任为基础,有效提升治理温度与效能。
下一步, 坝仔镇将持续深化“睦邻制”建设,着力解决资金、人力、地理阻隔等挑战,通过拓展多元筹资渠道、充实志愿者队伍、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睦邻制”行稳致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提供更强支撑。
图片信息
最新信息
- 中共铁龙镇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08-08]
- 中共翁源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巡察集中...[08-07]
- 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08-06]
- 关于开展翁源县“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的公...[08-06]
-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2025年翁源县疾病预...[08-05]
-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2025年翁源县紧密型...[08-04]
- 门店公开竞价招租公告[08-04]
- 关于2024-2025学年度翁源县民办幼儿园...[08-04]